原标题:江苏盐城工会持续开展夏季送清凉、送安全、送法律活动(引题)股票独立帐户配资炒股
安康“三送”关爱一线劳动者(主题)
本报记者 黄洪涛 本报通讯员 颜黎珠
为货车司机定制水壶、大号冰袋、交通安全手册,给外卖配送员、快递员送防晒袖套、挂脖风扇……入夏以来,江苏省盐城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夏季安康送清凉、送安全、送法律“三送”活动,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“专属套装”受到普遍欢迎。
每年的七八月高温时节,盐城市领导、市总工会工作人员都会携带防暑降温物资和安全、法律宣传材料,前往高铁枢纽、港口码头、建设工地、生产车间,开展“三送”活动。
据不完全统计,近10年,盐城“三送”活动累计惠及劳动者超50万人次。
资源整合 精准服务
近年来,盐城市通过财政拨款、工会经费投入和社会募集等多种渠道,整合资源,多方筹集资金,保障充足物资供应。物资发放力求精准,清凉油、藿香正气水、洗涤用品、矿泉水等物品根据一线职工实际需求配置;《安全生产法》《职业病防治法》等法律读本则按行业分类发放,10年累计发放10万册。
盐城工会注重法律政策及时传达。2018年《江苏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施行后一个月内,市总工会就组织人员进入相关企业向女职工发放图解手册。2023年,江苏省总工会发布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提示函后,盐城迅速将延长产假、生育津贴等条款纳入当年“三送”督查内容。
活动依托市、县区、街镇、企业工会联动机制开展。盐城市领导、市总工会负责人每年带队前往高温、艰苦岗位慰问;大丰区总工会在“三送”点设立女职工“康乃馨服务站”并举办权益讲座;建湖县高作镇工会将物资发放与劳动监察结合;东风悦达起亚等企业设立“安康驿站”,常年提供凉茶和急救药品。
范围更广 人群更多
早期,在盐城高铁综合枢纽建设关键期,活动重点走进施工现场。疫情防控期间,活动升级为“清凉一夏、同心抗疫”专项行动,为高速卡口、核酸检测点等防疫一线人员提供清凉物资和防护用品。
这份关怀还延伸至外地工作的盐城籍职工。盐城新光集团在安徽淮北、山东微山经营煤矿,市总工会每年组织人员赴矿区慰问,为矿工送去关怀。
从最早的建筑工人、环卫工、交警、消防员,到后来的货车司机、网约车司机、快递员、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,活动受益人群由“传统行业露天作业者”扩展到“所有在高温、高湿或高强度户外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”,并随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动态补充。
女职工权益保护是活动持续关注的重点。在纺织、餐饮、环卫等女职工集中的行业,除常规物资外,还推动企业落实哺乳室设置、孕期岗位调整等措施。
持续升级 长效保障
近年来,盐城市总工会逐步构建了“物质保障+法律赋能+安全督查”的一体化工作模式。
从最初一条毛巾、一瓶矿泉水,到如今的藿香正气水、沐浴露、香皂、防晒袖套,清凉物资持续升级,礼包内容越来越贴心。同时,法律宣传形式更加多样。滨海县总工会将法律知识编成方言快板,搭上文艺汇演的顺风车,职工在笑声中记住了“维权热线”。
安全督查是重要环节。每年活动期间,市、县两级工会联合应急管理、人社、卫健等部门深入一线,重点检查高温作业时间、劳动强度、防护设施、健康管理等方面落实情况。服务阵地建设持续推进。目前,全市已建成384个“户外劳动者驿站”,其中73个完成智能化改造,提供饮水、热饭、休息、应急用药、阅读等服务。
制度性成果逐步显现。今年以来股票独立帐户配资炒股,盐城市总工会着力深化薪酬激励集体协商相关举措,将劳动安全健康等议题拓展至新就业形态领域,推动关怀服务从季节性走向常态化。
天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